陶侃,字士行,溪族,原籍東晉鄱陽郡(今江西波陽縣東北)人,東晉名臣。
陶侃立有戰功,曾任荊州刺史。有人因妒忌而說壞話陷害他,陶侃被降職調往偏僻
的廣州地區。

        陶侃在廣州無事可做,非常清閑,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,更沒有放縱自己貪圖
安逸享受。而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(“甓”)從書房裏搬到房外;到了晚上,再
把磚搬回屋內。人們很奇怪,便問他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 陶侃回答說:“我致力於收復中原,如果過於安逸閑散致使意志消沉,
恐怕將來不能成就大事。”陶侃後來回到荊州,荊州高興的互相慶賀。
在荊州他儘管公務繁忙,可仍然堅持搬磚,以此磨練自己意志,
後人稱其為“運甓翁”。



        這是古人陶侃為怕自己貪安怠惰,進而每天搬磚砥礪自己鬥志,勿淪喪。
搬磚到底是怎樣的作為呢?我以前總覺得這樣搬一搬,有什麼了不起,最近,
我發現陶侃真的是了不起。

        在執行科會將歸檔卷打包,堆疊成山。但在放到檔案室以前,會有一些案件,
需要調卷,或者其案件檔案需要更改等等,這時就是需要從卷堆當中找出來。
一堆不按日期組別的卷宗,該如何找起,線索只有日期股別和人名,所以需要搬。
搬,這個動作很簡單,就把一捆捆卷宗搬下來,為了方邊找卷以及不擋路,
自然要把卷宗搬遠一點再重新堆疊。所以我把卷宗從A點搬到B點,從其中來找卷。
好運的話,搬個幾捆可能就發現。但是一搬都要搬個四五十捆才找到所要的卷宗。

        運氣很背,就是等把一兩百捆的卷宗搬完,發現找不到,這是不是算了,
而是要再把卷堆疊回原位,這如同陶侃一樣,搬來搬去,再搬回原位。
剛剛花的時間都白費,唯一收穫,運動量充足,汗流浹背。
剛開始都很討厭找卷,現在自為陶侃,體驗搬磚之樂,砥礪之志。

       卷宗很重嗎?其實也還好,少則3公斤,多則40公斤。平均12公斤左右。

       搬卷很累嗎?其實不很累,搬來搬去,當作運動,不去想就不累。

      對於搬卷的感想?說真的,找的到卷,成就感很大。但通常是很洩氣。

     最後我要對陶侃說,你真無聊,真是沒事找事做;但是,我喜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126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